继成为汽车产销量全球第一后,中国正在向汽车出口第一大国迈进。
从2002年的2万辆,到2012年跨越百万辆大关,再到2021年首次突破200万辆,中国汽车出口量近年来平稳增长。2022年,汽车出口迎来爆发式增长,从200万辆到300万辆,只用了一年时间。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汽车全年出口311万辆,一举超越德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2023年上半年汽车出口量达到214万辆,同比增长75.7%,中汽协预计,今年全年这一数字将超400万辆。
变化的不仅仅是数量,出口汽车产品均价也从1万美元发展到超过2万美元,目的地则从东南亚等地区拓展至欧洲发达国家,这背后不仅是汽车工业从自主到自强的跃迁,还有全球新能源转型所带来的窗口期。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窗口期时间或许不会太长。意识到了这一点的中国车企,正纷纷“卷”向海外市场。
新能源车为中国汽车出海打开窗口期
“我们在德国销售汽车,就好比是德国人做的瓷器,要卖到江西景德镇。”上汽德国公司总经理袁映琛近日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道,德国作为汽车发源地,BBA等本土品牌极其强势,本土品牌在德国市场上的市占率高达70%。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换道超车”,让中国车企有机会走进像德国这样的传统车企大本营。欧洲和北美正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两大增量市场,其中,新能源汽车贡献了重要的增量。
“切入点正是新能源汽车。”谈到上汽集团进入德国市场,袁映琛表示,德国汽车行业也有其保守的一面,就是在互联网应用、电动车研发上相对中国保守、缓慢,因此,电动车得以成为中国车企进入的切入点。他介绍,上汽集团在德国市场销量的80%以上都是纯电动汽车。
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方寅亮在近日举行的中国汽车论坛上提出,目前中国车企获得了一个海外市场的窗口期,特别是以欧洲市场为代表的新能源市场发展需求,其增速会在未来2-3年明显爬坡。
究其原因,一是海外市场新能源产品供给不足;二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借换道构筑的先发优势。
以欧洲市场为例,在减碳政策和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拉动下,欧洲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与日俱增,但统计显示,欧洲本土车企在未来2-3年能够发布的产品数量相对有限,这段时间可能出现需求大于供给的局面。
均普智能中国区总裁何新锋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均普智能是全球少数几家拥有国际化生产布局的新能源车智能制造装备供应商之一,汽车主机厂正是均普的直接客户,就对多家客户的了解来看,中国汽车产业出海前景相当乐观,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新能源车,从中国汽车出口增长时间线和新能源车崛起的时间线不难看出其中的关联。
何新锋认为,新能源车技术研发和规模效应是中国车企尤为突出的两大优势。
他提到,“过去这十年来,中国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使我们在这一技术领域进入第一阵营、领先市场,很多高水平的主机厂在技术上颇有特色,甚至在很多方面可以与特斯拉平分秋色。”
就规模优势,何新锋表示,中国本土市场庞大,加之政策支持,新能源车得以迅速上量。庞大的市场提升了企业规模,进而形成规模效应,成本大幅下降。进一步来看,庞大的本土市场还为中国新能源车提供了规模化运行的土壤,产品的安全、质量、设计等等都经过了这一“根据地”的验证,产品出海优势进一步提升。
企业抢抓窗口期:从“把车卖出去”到“中系车出海”
长期以来,不少观点认为中国汽车出口量主要靠特斯拉拉动,其实在2022年,特斯拉出口量就已经跌至第三位,位于上汽集团和奇瑞汽车之后。
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总量为311万辆,其中特斯拉为27.1万辆,占比不到一成。剔除特斯拉的出口量,中国汽车出口欧洲数量依然不容小觑,毕马威的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吉利、上汽等中国车企在欧洲纯电动汽车市场中的份额已达到10%。
中国品牌出口销量大增的背后是大量汽车企业在海外的积极拓展和布局。难能可贵的窗口期,让中国车企看到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上汽、比亚迪、长安、奇瑞、吉利、长城、蔚来等中国品牌纷纷抢滩海外市场。
以新能源龙头企业比亚迪为例,自2021年5月宣布开启新能源乘用车出海战略后就打开了“狂飙”模式,今年1-6月,其出口量为8.1万辆,同比增幅高达10.6倍。
但不同于过去仅仅是把车卖出去的简单贸易,在新能源转型的加持下,中国车企更多地开始让品牌走出去,多位汽车业内专家也因此而提出了“华系车”“中系车”等概念。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海外运营总监张彬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正是由于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十分“卷”,让中国汽车品牌在海外能够占有一席之地,甚至在某些市场游刃有余。
从简单贸易到品牌出海是车企出海的重大转变。张彬认为,二十几年前,长城等中国汽车出口的起点是“贸易游牧”,纯粹做贸易,找一家经销商在终端以低价抢占市场,甚至跟二手车拼价格。到现在,中国车企在海外成立子公司、建海外工厂,正在从一般贸易向本地化深耕,在当地建立自己的品牌认知。
相对于品牌和技术,汽车产品的售价更能反映车企出海的变化。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出口汽车均价已经超过2万美元,较2022年的1.8万美元有明显提升,而在五年前的2018年,这一数字还仅为1.29万美元。
其中,新能源车功不可没,以2022年为例,纯电动车的均价达到了2.58万美元,大幅推动中国汽车出口量价齐升。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新能源汽车出口占整体出口金额的比重提升至42.9%,对汽车出口增长贡献率达到51.6%。
不过,中国汽车出海的窗口期稍纵即逝,这是出海企业的共识。
造车新势力积极布局出海,被诟病为没站稳脚跟就出海圈地,但其实这些企业的出发点也是抢抓窗口期。极氪汽车成立两年就进军欧洲,极氪汽车CEO安聪慧认为,“全球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转型在加速,留给我们的时间窗口期或许稍纵即逝,因此,让中国新能源汽车更快跑遍全世界不是愿景而是刚需。”
何新锋认为,中国新能源车经历十余年的厚积薄发,在工程师资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以大众为代表的外企决策较慢,但其实力雄厚,近年来可以看到宝马等在新能源车领域中投入巨大,几年后新产品发布,很可能会对中国车企形成较大冲击。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三大航货运业务逆势增长,燃油附加费翻番 三大航去年亏损仍在加剧,航空业出路何在。3月30日晚间,国内三大航司相继发布2021年年报,三大航营收均录得增...
3999元起,小米11Ultra手机限时特惠150 日前,小米春季发布会上正式推出了小米11Ultra,该机拥有黑白两色,精密陶瓷工艺机身,黑色沉稳大气,白色优雅...
新北洋:累计回购605万股占比0.9088% 每经AI快讯,新北洋3月31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累计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
中青旅:2021年营收同比增长两成持续布局“旅游+ 中青旅3月31日披露2021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6.35亿元,较上年增加20.7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
高值设计·重构未来——SK瓷砖x金堂奖战略合作云发 SKCERAMICS2022随着消费新升级,新生代消费群体对居住空间的诉求,越来越艺术化、多元化、个性化。SK...
605389长龄液压3月24日收盘小幅上涨0.57 2022年3月24日长龄液压(605389)收盘点评:长龄液压今日小幅上涨.57%,早盘低开-0.50%,报4...
600358国旅联合3月24日全天上涨2.48%, 2022年3月24日国旅联合(600358)收盘点评:国旅联合今日上涨2.48%,早盘低开-0.41%,报7....
600386北巴传媒3月24日收盘数据:较昨日下跌 2022年3月24日北巴传媒(600386)收盘点评:北巴传媒今日微跌-.25%,早盘高开0.25%,报4.0...
海能实业:2021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王义华 安福县海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王义华各位股东及股东代表:本人作为安福县海能实业股份有限...
601598中国外运3月24日股价收盘3.88元与 2022年3月24日中国外运(601598)收盘点评:中国外运今日股价与昨日持平早盘高开0.77%,报3.91... 
601138工业富联3月24 2022年3月24日工业富联(60113...
陈小春开启京东汽车超级直播夜 11月9日晚18点,京东汽车11.11超...
挑战善行者丨2021速8酒店 热爱不止,善行不息善行者是一种勇气善行者...
布局宠物蓝海市场安心养宠物计 京东健康宠物医院作为安心养宠物最重要的升...
苏炳添用9秒83的佳绩带领亚 每0.01秒的提升都是汗水与泪水...
4×100米接力决赛 中国男 4×100米接力·决赛中国女队4...
JBL/UA PROJECT 在这七月热汗运动季,由高保真至潮...
中国队“00后”纷纷登上东京 杨倩、管晨辰、李雯雯、全红婵……...
体育赛事招商的三大注意事项 今年4月姚明和篮协对CBA商务开发权的争...
传统体育文化的两大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丰富多彩,内容博大精深,...
当今世界体育对人的价值体现在 不知你想过没有,在当今这个高度互联网化、...
体育分析中机器学习的标准:预 运动分析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机器学习,即从数...
进行冬奥会体育营销的五个关键 明年冬奥会将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关于奥运...
父母如何从家庭教育当中反思自 某天晚上睡不着,忽然想到能够写这么一个角...
思维教育对幼儿的四大好处 思想教育对幼儿的益处,幼儿思想处于直观行...
父母教育孩子前必须要知道的前 网上的很多文章提到过,一些懵懂型鸡娃的家...
华为是第一大客户EDA第一股 在半导体芯片设计领域,EDA软件也是卡脖...
新的设计和技术风向奥迪gra 2021年9月3日消息,奥迪将在2021...